螺母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螺母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刘堂鑫桃李春风话传统

发布时间:2020-03-04 15:33:12 阅读: 来源:螺母厂家

刘堂鑫的书法小札

自从1995年退休后,刘堂鑫老人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尤其是九江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茶楼、高校、文化传播工作室但凡听过刘堂鑫讲课的人都爱尊称他一声先生,将他视作九江文化界的活名片。在众人心中,耄耋之年能博古通今、引经据典的本地老人凤毛麟角,无论哪种称谓或标签刘老都是当之无愧的。

听一堂课记住一个观点就很好了。

冬日的晚上,天气虽冷,但冇名堂内还是座无虚席,挤满了听课的人。这家文化工作室每逢周五会邀请文化名人开坛讲学,本周的《先生眼里的陶渊明》是刘老的第十讲。来人从学生、老师、业务员到会计、设计师、生意人,其中不乏头一遭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两小时的课,刘老没备手稿娓娓而谈,从桃花源的地域之争、陶渊明对后世园林学的影响,再引申谈到九江与中国园林几大流派的关系,以古喻今、视角独特。虽然主题是古人与传统,但风趣幽默的讲解得到了所有人的共鸣。听众大都直着身子认真倾听,间或聚精会神地拿笔记录,传递刘老为讲座准备的书法小札。

课毕众人依旧意犹未尽,一名小伙子拉着刘老质疑陶渊明的家世,其他人等在一旁细细讨论,迟迟不肯散场。比起灌输式的单向授道,这讲座更像是一个开放式交流平台,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关注的焦点并有所收获。一位上海姑娘说,作为外地人,刘老的谦和与平易近人增添了她了解并融入九江文化的兴趣和勇气。

面对职业不一,年龄和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的学生,先生本人自有他的心得:讲课也是一种艺术,要让大家接受你的观点,首先不能摆架子,其次要深入浅出。以故事的形式讲课大家听得有味也记得牢,毕竟不是学校课堂,无论是听的人目的是求知还是陶冶情操,一堂课记住一个观点就很好了。

到我这个岁数,不充电谁跟你玩。

虽然刘老说得简单,但深入浅出的背后是他一生浸淫传统文化研究的积淀。

受父辈影响,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刘老从未中断过传统文化学习。我的作息时间比较规律,7点不到起来念书,有时一天不止看8小时。不是小说不用一口气读到底,看一看歇一歇想一想,跟人一块聊一聊就挺好。刘老的读书笔记是一沓沓卡片,按时间或内容集成一个专题册,在他看来,电脑上什么都有,但记得住写得出才是自己的知识,而且制卡比记录在本子上来得明晰,日后复习时搜索也方便。

刘老笑称,按时间和读书的类型,他退休后在家读了三个本科:对任何事的看法货比三家总是不错,学知识也是这样,把各家观点串起来摆在一个纬度,看问题的角度总会更高些。

刘老的学生中不乏大款,课下曾有一位拉着他问道:先生,我一个月收入20万,你一个月两千,谁更聪明?你的财富怕偷怕抢,我这家银行可不会垮台,你说谁聪明?

老人对知识的推崇与学习热情影响了不少人,学生中有从目不识丁到在国际茶会上朗诵《琵琶行》的,也有跟着学做拓片后致富的。刘老的家如今可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传统文化的功效与魅力。

一个人千万不能停步,每天都要学习新的东西,到我这个岁数,不充电谁跟你玩?又哪有人愿意用挣钱的时间听我吹牛呢?

报一终身。

听过刘老讲课的人都知道,他把家乡文化摆在很高的位置。

80年代我在北京上研修班,当时故宫的副院长问:你研究什么的?我答宋代历史,他说,九江没有北京图书馆,你凭什么研究呢?好好研究地域文化,做个地头蛇吧。这段经历刘老至今难忘。为此,他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致力做一个九江文化的传承者。报一终身是我的座右铭。学习要博更要精,我喜换传统文化,喜欢研究家乡的东西,因此要学不同的知识用以佐证它。九江的文化底蕴很深,我们有责任推广它。这代人不讲,下一代人不知道,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就会断层。

刘老对一些文人搞商业化讲座很不赞同,他希望熟悉家乡文化的人能形成一个圈子,影响更多的人。希望大家能为中华文化着想,为家乡着想,不要把自己的身份看得太重。给环境一点时间,文化的振兴指日可待。(记者计晓晨/文 谢文/摄)

吉林职业装制做

枣庄制作西装

沈阳西服定做